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哥特瓦尔德的马克思主义希伯来圣经批评理路
  • [摘要]哥特瓦尔德是一位杰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学者,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希伯来圣经批评之中,重构了以亚卫宗教为中心的古以色列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关键性术语如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是他分析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他的努力不仅把圣经的科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也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对话开辟了广阔前景,从而实现了现代圣经研究范式的转型。
  • 厉 盼 盼
  • 全文[ PDF 1247.0 KB ]2017.2(4):1-0  共有 717 人次浏览
  • 21 世纪的族群政治:议题、理论与制度
  • [摘要]族群政治是最近30 年比较政治学增长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国际学术界关于族群政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族群冲突为何发生以及如何避免族群冲突。此外,族群政治与国家构建、族群冲突与民主转型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研究议题。解释民族冲突有三种主要的理论路径:原生论、工具论与建构论,主要解释变量包括族群结构、安全困境、群体竞争、民主转型与政治动员、国家能力、文明冲突等。从政治制度上说,威权政体的衰落会导致统治能力的弱化,容易激发族群冲突;新兴民主政体会强化族群集团的政治动员和政治竞争,亦容易激发族群冲突;成熟民主政体则是借助和平解决政治分歧的机制,通常能够有效控制族群冲突。就具体制度设计而言,共识民主理论与政治整合理论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如何在民主政体条件下避免或缓解族群冲突。总之,族群政治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能够为中国外交与国内族群政策提供有益的战略启示。
  • 包 刚 升
  • 全文[ PDF 1716.0 KB ]2017.5(4):1-13  共有 883 人次浏览
  • 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人类学解读———从国家的遗产到遗产的文明
  • [摘要]阿克萨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在前现代时期,阿克萨清真寺所处的圣殿山伴随着各类宗教文明在不同时期的争夺,历经多次政权更迭而几经推倒重建,其性质和主权不断变换。进入现代民族国家阶段,阿克萨清真寺以人类文化遗产的形态得以长期保留,与此同时又必须接受以色列政府的主权管理,这使其具有了民族国家和宗教文明的双重属性。在耶路撒冷特殊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两种属性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构成冲突:一方面,民族国家的管理对其宗教文明的特质加以强有力的约束;另一方面,在某些特殊的时空之下,宗教文明又对民族国家构成了暂时性的超越,为民族国家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可能性。本研究将基于2012—2013 年东耶路撒冷的田野调查从阿克萨清真寺的日常管理、土地日冲突事件以及盖德尔夜的宗教实践等方面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宗教文明之间复杂的互动过程,揭示其冲突与共生的本质。
  • 赵 萱 刘玺鸿
  • 全文[ PDF 1290.0 KB ]2017.6(4):1-12  共有 654 人次浏览
  • 主体自觉与传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
  •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的伟大实践,拥有民族性特征。基于此,本文探析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何以必要”、“何以实现”及其历史表现,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民族性特征的基本内涵,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主体性、民族传承性和民族批判性,提出坚持民族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 张 学 昌
  • 全文[ PDF 1122.0 KB ]2017.2(4):11-15  共有 836 人次浏览
  • 坚守中国道路自信:对英国国家认同危机的反思
  • [摘要]国家认同是在社会建构下国民对自己归属于某个国家的确认和对国家的认可,同时兼具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意识。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作为一种集体现象的国家认同是保障国家稳定的必要条件,然而在某些因素的催化作用下,民族认同却可能与之发生冲突。本文以中国民族政策语境为观照,从比较视野出发,主要分析了英国苏格兰、北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的形成因素,同时探讨英国面临国家认同危机的教训及对我国如何更好地加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所具有的启示性意义。
  • 乌小花 李安然
  • 全文[ PDF 1365.0 KB ]2017.6(4):13-21  共有 636 人次浏览
  • 论西方社会种族主义与奴隶制中的非人化
  • [摘要]非人化,在西方社会,作为种族主义与奴隶制的一种运行机制,内隐着深刻的哲学、宗教与人类学背景。它是“自我”与“他者”的界分发展到极端化的产物。人在宇宙中占据独特而优越的地位以及万物为用、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均为非人化的理论形成提供了哲学与宗教上的渊源。人一旦被视为动物,就容易被当做动物来对待,非人化从理论转入实践的过程由此展开。其结果直接导致奴隶制中的财产论、种族主义与奴隶制中的暴力论。经历长期非人化过程的人群,往往会将非人化机制主动内化,从而形成有助于奴隶制与种族主义正当化的理想类型的奴隶,以及人格矮化的奴隶文化。
  • 梅 祖 蓉
  • 全文[ PDF 1242.0 KB ]2017.5(4):14-26  共有 902 人次浏览
  • 伊斯兰中间主义理念及其对融洽族群关系的意义
  • [摘要]作为宣扬中正与和平的伊斯兰中间主义是二十世纪末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兴起的一股新思潮,这一思潮更好地诠释了伊斯兰教的本质是中和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沃赛托”中间一词有中正、端正、公正、节制等涵义,伊斯兰中间主义也是指导穆斯林在实际行为中平衡适中、不偏不倚的典范。当前一部分包含穆斯林族群在内的多民族国家都面对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倡导温和、公正、均衡原则的中间主义可能对当前穆斯林族群与其他族群和睦相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积极意义。
  • 周 丽 娅
  • 全文[ PDF 1166.0 KB ]2017.2(4):16-25  共有 816 人次浏览
  • 缘何走出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悖论———对西方传统民族国家理论的反思...
  • [摘要]近代民族主义运动是一个前仆后继的过程。初期欧美掀起组建民族国家运动,对反基督教神学、反封建主义发挥了颠覆性作用;尔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接过民族国家接力棒,对反殖民帝国主义、东方各国的国家独立起到决定性作用。无疑,民族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严重的弊端,产生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悖论。其实,民族与国家、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虽然密切相关,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因为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有交叉,所以必然混淆。也因为是交叉关系,基于非交叉部分,使得二者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厘清民族与国家、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让族群主义代替民族主义,乃是当代人类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 曹 兴
  • 全文[ PDF 1241.0 KB ]2017.6(4):22-30  共有 1099 人次浏览
  • 墨西哥恰帕斯州印第安问题及其治理失效的原因
  • [摘要]在西班牙殖民者建构的统治秩序中,本土的印第安人处于社会等级的末端,无法获得充足的社会资源。墨西哥独立后,印第安人依然处于社会等级的底端,进而遭受土地资源匮乏、经济贫困和文化传承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并成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牺牲品。在种族中心主义和内部殖民主义的影响下,出于对自身权力的维系,墨西哥政府无意于改变既有的权力分配格局,亦不承认以印第安人为主体的自治实践。民主转型后,在国家构建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形下,墨西哥联邦和恰帕斯州政府试图通过对印第安准军事团体的利用,实现族群问题的彻底解决。这一策略不仅没有解决印第安问题,反而造成了当前恰帕斯州的政治衰败。本文认为,造成恰帕斯州印第安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多元族群社会中权力资源的分配不公。
  • 张 青 仁
  • 全文[ PDF 1179.0 KB ]2017.2(4):26-36  共有 753 人次浏览
  • 穆斯林社会中对于少数群体的保护问题探析———以犹太民族为例
  •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历史实例,来检验《古兰经》与“先知”穆罕默德关于少数民族(特指非穆斯林群体)生活于穆斯林社会中所规定的相关原则和教导,例如:“宗教信仰,绝无强迫”、“非穆斯林的生命与财产应得到完全保护”和“公平对待各民族”等,从而论证现代穆斯林民族主义国家对于通融信教少数族群要比对待具有种族性质的少数族群显得更加成功。同时,本文通过论述来驳斥穆斯林群体“原生性”缺乏包容性的观点,以便能够认识穆斯林世界的文化包容性以及对少数族群的保护情况。
  • 王 永 宝
  • 全文[ PDF 1246.0 KB ]2017.5(4):27-40  共有 680 人次浏览